-
-
-
当医生到了35岁还没评上副高,人生还有希望吗?
在某医生论坛上,一个帖子炸了:当医生到了35岁还没评上副高,人生还有希望吗?评论区里,犹如一个现实版“命运审判所”——有人熬在基层十年,卡在职称评审那一篇论文上;有人博士毕业被三甲医院一眼刷掉,因为简历里科研成果一栏空空如也;还有人狠心辞掉公立编制,转身…
-
医生的收入到底高不高,为什么很多医生说他们收入很低?
如果你刷过医疗相关的帖子,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一方面,大众普遍觉得医生是“高收入、高地位”的职业;另一方面,却有不少医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:“我拿到手的工资根本不高,还不如同龄的互联网人。”那么,医生的收入到底算高还是算低?为什么会出现这种“认…
-
前瞻服日本:大量基层医院濒临破产,年轻医生逃往医美?
提到日本医疗,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大概是:全民医保覆盖,患者不论贫富都能看病,医生专业敬业,医院设备先进。长期以来,这个体系几乎被当作“医疗天堂”的范本。可如果你最近有关注日本新闻,就会发现这个神话正在悄悄碎裂。2025年6月,日本医院会会长相泽孝夫在一…
-
为什么医院的医生们大多态度不好呢?
在很多人眼里,医院应该是一个温情而专业的地方。可现实却是,不少人都经历过“医生不耐烦、态度差”的时刻。有时候,你刚张嘴问个问题,医生就翻个白眼;你想多问几句,对方就甩下一句“去看说明书”。于是网络上到处都是关于“医生态度差”的吐槽。但如果我们试着撕开情…
-
医生为什么难记住患者?
在医院里,有个场景让不少人心里不是滋味:你带着检查结果回到诊室,医生却一脸疑惑,“你是我做手术的那个吗?”你心里可能咯噔一下,忍不住想问:“才一周啊,怎么就不记得我了?”可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医生一天要接触多少个你?一个门诊一上午就可能要看五六十个病人,…
-
医学生的前途,远不是“努力”两个字就能决定的事
2025年6月发布的《2024医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》显示,全国医学类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为86.54%,博士生更是高达95.25%。看起来风光无限,但这些数字背后,却隐藏着巨大的结构性差异:同样是“5+3”专硕毕业,在粤东某县级医院可以拿到编制和15万安家费,而在广州核心三甲医…
-
医生工资“腰斩”,医院运营“失血”,这场寒潮才刚开始?
“夜班费从130块变65,连房租都不够交。”“以前能靠绩效养家糊口,现在直接‘砍半’,还不如转行跳舞带货。”……这些不是段子,而是来自一线医生最真实的声音。从重庆、福州,到广州、深圳,一场前所未有的“降薪寒潮”正席卷全国医疗系统。不论是三甲医院的副高,还是…
-
如何看待今年各高校医学类爆冷?
今年高校招生季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,就是多所知名高校的医学类专业出现了“爆冷”现象。不仅是一些“双非”院校,连985、211高校也难以幸免——部分医学类专业不仅录取分数明显下滑,甚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连续补录,仍然招不满人。对于很多家长和考生来说,这几乎是“刷…
-
县医院,真的快撑不住了
你可能没想过,有一天“医院”这两个字会和“破产”挂上钩。但就在今年3月,山东阳谷,一家曾号称“鲁西南明星医院”的三级县级医院被法院裁定破产,负债12亿,走到尽头;不到一个月,江苏泗洪老年病医院因欠债4400多万宣布解聘全员,200多名医护人员集体失业;5月,江西…
-
医学各专业有没有鄙视链?
在医学这片神圣又高压的领域里,向来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却总带点尴尬色彩的说法:医学专业也有“鄙视链”。这不是段子,也不是玩笑,而是一种长期潜藏在专业壁垒与职业路径背后,带有现实参照系的“行业内风气”。这种风气,既源于社会结构的投影,也反映了行业内卷和身份…
-